欢迎您来到民族新闻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民族新闻 > 正文

阿勒泰公路人39项发明保畅通

时间:2013-05-06 22:59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

“有了这台扫路机,路面养护保洁工作轻松多了!”4月27日,阿勒泰公路分局的岳毅忠和同事们谈起刚刚改制成功的扫路机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当日,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阿勒泰公路分局对所管养的公路集中开展了路面养护保洁工作。职工们开着扫路机驶过清扫路段后,直径1.5厘米以内的小石子都被清扫掉。这台扫路机是分局职工在借签兄弟单位研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改进的。它风量大,风压高,扬尘小,单幅清扫宽度由原来的1米,改进为2.3米,实现了清扫单侧路面杂物一次性完成。从阿勒泰市到阿苇滩镇13公里的路,扫路机仅用了40分钟就打扫干净了。而这只是阿勒泰公路管理局诸多科技创新的一个小缩影。

养路工姜桂英说:“好多路段杂物多、灰土厚,人工扫起来很费劲,每扫一段距离需要返回头把留在原地的安全锥拿过来重新摆放,很麻烦!有了扫路机,我们再不为清扫路面发愁了。”

据了解,阿勒泰公路分局管养的国省道干线穿越1个市、4个乡镇,越境公路长达20余公里,沿线还有许多通往乡镇团场的叉路口,人员车辆密集,路段存在三多:拉砂石拉货物车辆多,过往司乘人员丢弃的白色垃圾多,牛羊牲畜粪便多,不养护清扫就会造成公路路面毁损。各养护站每月至少要投入80多个人工日清扫路面,消耗竹制扫把60来把。

今年49岁的唐衍雪是富蕴公路分局局长,平常爱琢磨,脑海里常常挥之不去的念头是怎样整治公路病害提高养护质量,减轻一线养护职工的劳动强度。“自粘式改性沥青压缝带”,是唐衍雪发明的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不仅阿勒泰公路管理局推广使用,而且已在全疆公路系统推广应用。唐衍雪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这项发明成果时说,北疆地区冬季气候严寒,沥青公路路面容易裂缝,用“自粘式改性沥青压缝带”处理公路路面裂缝,不仅施工简易,而且密封严实防雨水,抗拉伸强度高,耐老化,能适应零下40—55摄氏度的气温,可广泛应用于新疆地区各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的路面裂缝维修和养护。

前不久,唐衍雪又获得了“沥青混凝土简易整平器和卸土车”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是他去年带领职工完成的又一项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对筑路机械平地机刀架进行改进,使得平地机具备了摊铺沥青混合料的功能,实现了一机灵活两用,不仅提高了道路养护质量,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使用成本。

记者驱车行驶在国省道公路上,凡毁损公路路面贴了“自粘式改性沥青压缝带”的都很平坦,过往车辆行驶如风。

像唐衍雪这样的革新能手,在阿勒泰公路管理局还有许多人,他们中既有领导,又有中层干部,更多的是一线职工。比如双桥车取代人工卸土,机器自动完成公路路肩边坡缺土补料,机器取代人工卸料,机器自动摊铺滚烫沥青混合料等问题,目前均已被阿勒泰公路管理局的职工解决。4月份,该局所属富蕴、青河、北屯三个分局先后有5项科技创新项目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阿勒泰公路管理局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5年来,始终坚持“创新出思路,创新出效率,全员创新齐参与,养护创新出效益”的工作方针,从降低养护成本,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养护效率出发,宽容失败、鼓励探索、奖励创新。激发了 “土专家”、革新能手积极探索创新的热情。先后获得了64项公路养护技术创新成果,其中39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项应用于路况数据输入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系统已在国家版权中心注册登记。2012年该局被自治区确定为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单位。

阿勒泰公路管理局负责科技创新工作的殷兴利说:“群策群力是我们创新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创新工作才能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新疆高院首批特约监督员上任

下一篇:新疆首个国家级风电场进入装机阶段

图片推荐

热点关注

养生食材

更多>

休闲美食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合作  |  加入我们  |  友情连接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民族新闻网-民族生活在线 冀ICP备18014129号-5 客服QQ:1658382449
                    内容版权归涿州市国谕广告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QQ:1658382449